首先是延伸产业链,提高钢材深加工比例。产业链延伸是包含上游和下游的双向延伸,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,是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,尤其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背景下更为明显。有研究表明,目前发达国家钢铁企业钢材深加工比例约50%,我国仅为10%~15%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上游原燃料保障体系建设仍是重点工作,但钢铁企业境内外投资开发铁矿、煤炭资源难度加大,对大部分企业而言,向下游延伸是必修课,应着力钢材延伸加工、提升价值链,推动产品由中端向末端、由末端向商品的迈进。
其次是适度发展多元产业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钢铁多元产业仍是企业发展重点。多元产业的选择应结合企业实际和区域需求情况科学决策。一是要充分依托主业在冶金技术、设备、资源、人才等优势,着力开发关联产业,如工程技术服务、资源综合利用、冶金设备制造、服务业等。二是积极培育新的多元支柱产业,企业应尽快改变对多元产业副业的固有认识,做出多元产业科学规划,结合我国钢铁产业发战现状及面临的发展环境,培育新的支柱产业,如环保产业、国际外包服务业等。三是积极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钢铁物流产业。钢铁企业原有的电子销售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低成本、高效率的需要,企业的物流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需要进行专业化融合,升级为第三方冶金产品电商平台,以实现网上贸易、信息资讯、在线融资、资金管理、个性化增值服务等功能,极大地促进并创新钢铁物流产业发展。
品名
|
规格型号
|
材质
|
代表厂家
|
Ф108*4.5
|
316
|
山东
|
|
316不锈钢角钢
|
Ф133*4.5
|
316
|
山东
|
316不锈钢角钢
|
Ф159*6
|
316
|
山东
|
316不锈钢角钢
|
Ф219*6
|
316
|
山东
|
316不锈钢角钢
|
Ф273*7
|
316
|
山东
|
316不锈钢角钢
|
Ф325*8
|
316
|
山东
|
316不锈钢角钢
|
Ф48*4
|
316
|
山东
|
首先是由钢铁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。如今,蒂森克虏伯、新日铁、浦项等世界知名钢铁集团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钢铁生产企业。随着其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,已经成为****钢铁商品供应服务商,为客户提供全面钢铁材料解决方案。国内部分钢铁企业也在积极转变,宝钢、鞍钢等企业已经取得积极成效,但全行业看,仍有较大空间。钢铁企业向服务商转变将是“十三五”期间的重要任务。排浪式消费已经逐渐退出,个性化消费时代迅速到来,不紧跟市场、不转变思想的企业将被淘汰。钢铁服务商内涵丰富,应包括可以提供个性定制产品、质量异议满意答复、事前介入联合开发、整体解决方案等。
其次是两化融合与智能钢铁。两化融合是智能钢铁的基础支撑,推进智能钢铁建设是满足我国工业4.0总体要求。目前,钢铁企业ERP(资源计划)和MES(制造执行系统)等两化融合技术已经有较大规模应用,并开始由单项应用项集成整合迈进,宝钢等企业正逐步向智能化转型。“十三五”将是智能制造取得快速发展的阶段,各企业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。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继续完善、集成ERP、MES等系统,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(PLM)技术、主体工序智能控制系统、基于网络平台的实时生产管理系统、智能决策系统等。